工業廢氣將大量污染物排入大氣,使大氣環境質量下降,將造成以下5個方面的危害,即人體健康危害、居民生活費用增加、物質材料破壞、農林水產損失以及全球大氣環境影響。
這種危害和損失的程度取決于大氣污染物的性質、濃度和滯留時間。危害之大讓我們不得不慎重選擇值得信賴的工業廢氣處理設備廠家。
(1)人體健康危害
工業廢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包括急性和慢性兩方面。急性危害一般出現在工業區及其附近地區。慢性危害是在大氣污染物直接或間接的長期作用下對人體健康機能造成的危害。這種危害短期表現不明顯,不容易覺察。據我國10個城市統計,呼吸道的患病率和檢出率在工業重污染區為30%~70%,而輕污染區只有它的一半。
(2)居民生活費用增加
工業廢氣污染造成的居民生活費用增加,包括家庭清掃、洗滌和生活物質損壞三方面。據1985年估算,每年損失達16億元。
(3)物質材料破壞
排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各種有機物等不僅直接腐蝕建筑物、橋梁、各種機器和設備,而且衍生的二次污染物光化學氧化劑、酸雨等能對這些物質材料產生大的破壞。據調査,南京和重慶的大氣環境相似,但重慶與南京相比,大氣中二氧化硫的濃度和降水的酸度要高得多,所以重慶暴露在室外的金屬材料和建筑物的腐蝕速度要快得多。南京這些材料和建筑物的維修周期要比之長1~5倍。
(4)農林水產損失
工業污染物對我國農業、森林、水產也造成嚴重的危害,其中特別是農業和森林受害大。大氣污染導致農業減產、林木衰敗。據1985年估算,僅S02和氟污染這兩項,每年約損失20億元。

(5)全球大氣污染影響
為解決工業廢氣污染的來源,企業生產必需安裝工業廢氣處理設備,才能改善環境的質量,維護人民的健康。
當下為了解決工業廢氣,環保設備行業的發展趨勢一片良好,催化燃燒設備作為廢氣處理的主流設備正在被人們關注。
催化燃燒設備是用催化劑使廢氣中可燃物質在較低溫度下氧化分解的凈化方法。所以,催化燃燒又稱為催化化學轉化。由于催化劑加速了氧化分解的歷程,大多數碳氫化合物在300~450℃的溫度時,通過催化劑就可以氧化。
與熱力燃燒法相比,催化燃燒所需的輔助燃料少,能量消耗低,設備設施的體積小。
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利用催化劑降低燃燒溫度,加速有毒有害氣體氧化的方法,叫做催化燃燒法。由于催化劑的載體是由多孔材料制作的,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和合適的孔徑,當加熱到300~450℃的有機氣體通過催化層時,氧和有機氣體被吸附在多孔材料表層的催化劑上,增加了氧和有機氣體接觸碰撞的機會,提高了活性,使有機氣體與氧產生劇烈的化學反應而生成CO2和H2O,同時產生熱量,從而使得有機氣體變成無害氣體。
催化燃燒裝置主要由熱交換器、燃燒室、催化反應器、熱回收系統和凈化煙氣的排放煙囪等部分組成。其凈化原理是:未凈化氣體在進入燃燒室以前,先經過熱交換器被預熱后送至燃燒室,在燃燒室內達到所要求的反應溫度,氧化反應在催化反應器中進行,凈化后煙氣經熱交換器釋放出部分熱量,再由煙囪排入大氣。
催化燃燒設備選型必須優化和可靠,這為達標排放奠定了基礎。因為有機廢氣的成份繁多,催化燃燒設備的品質直接影響安全運行和凈化效果。所以,環保達標排放是第二原則。所有催化燃燒設備功能不是全能的,凈化對象的針對性極強。因此,有機廢氣中含有顆粒物、鹵素廢氣、重金屬等化合物,對有機催化燃燒設備均有干擾,甚至破壞凈化效果。所以,在進入有機催化燃燒設備前,必須把此類化合物進行徹底的凈化除去。
有機廢氣處理工藝前處理系統,在有機廢氣處理中通常會有顆粒物、漆霧、重金屬、鹵素化合物等混合物。因此,在有機廢氣凈化之前應把這些混合物進行嚴格凈化,以免影響后級凈化效果。前處理通常選用前處理器、水簾式凈化器、噴淋凈化器、除塵器、高效除塵器等配套凈化設備及附件。
有機廢氣通常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在設計有機廢氣處理工藝中安全要素為原則。所以揮發性有機物的濃度安全指標必須爆炸下限1/4值以下運行。有經驗的設計師會考慮到突發性濃度揮發。如生產商工藝配方投料失誤,生產線溫度或壓力參數異常等均要有應急控制和措施。尤其在化工行業,這個問題尤為重要。所以,選擇有豐富經驗的有機廢氣凈化專業公司顯得尤為重要。電控及自控是有機廢氣治理工程系統的指揮中心,所以電控原理設計要簡潔、可靠。電氣元件要安全、可靠。應有良好的工作環境。
催化燃燒設備特點
①采用催化燃燒工藝凈化有機廢氣,可同時去除多種有機污染物,具有工藝流程簡單、設備緊湊、運行可靠等優點;
②采用電加熱/天然氣加熱啟動,具有方便、運行費用低的優點;
③工藝具有多重安全保護措施,確保系統的安全運行;
④整個過程無廢水產生,凈化過程不產生二次污染;
⑤具有凈化效率高,一般均可達97%以上。
版權聲明:本網注明來源為“環亞環?!钡奈淖?、圖片內容,版權均屬本站所有,如若轉載,請注明本文出處:http://www.shubhyatraindia.com 。同時本網轉載內容僅為傳播資訊,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聯系,我們將在及時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