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3-29 10:34 點擊:
大氣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近環境污染尤為嚴重,國家對于環境的治理尤為上心,對于超排企業抓一個罰一個。藍天保衛戰任重道遠。
記者從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18年,甘肅省14個市州所在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與2015年比下降19%;14個市州所在城市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2.8%(含沙塵天氣影響),兩項環保約束性指標均提前完成“十三五”國家下達目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4項氣態污染因子較2017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與此同時,經核查,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較2015年均下降7.7%,完成國家下達污染減排階段性目標任務,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獲得感逐漸增強。
靶向發力、精準施策為甘肅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好了局。
靶向發力:推進“1+4+9”模式,實施“網格化”監管,優化“六張清單”
大氣污染具有顯著的區域性特點,甘肅本著強化重點、全面推進的原則,持續推進“1+4+9”的治污工作模式,即突出蘭州市,重點強化嘉峪關、金昌、白銀、天水4個重點工業城市,全面推進其他9個市州空氣質量總體改善。印發實施《甘肅省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甘肅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作戰方案(2018-2020年)》。
為整體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甘肅省直有關部門聯合制定下發了《甘肅省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細則(試行)》、《關于執行民用散煤民用型煤標準的通知》、《關于開展成品油市場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甘肅省調整運輸結構增加鐵路運輸量三年行動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2018年,省大氣辦在月調度中發現蘭州、天水、定西三市空氣質量一度出現反彈,甘肅省政府分管領導和省大氣辦適時對相關市政府分管領導進行約談。3市積極施策,盡快扭轉被動局面,確保了年度目標任務完成,蘭州市空氣質量穩定退出全國重點城市排名倒數后20位。
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處長尹越介紹,這是實施“網格化”監管,嚴格對落實“六張清單”重點任務及時進行調度預警,層層傳導壓力,壓緊壓實責任的成果。
據介紹,甘肅建立實施“網格化”監管體系,實行空氣質量三級預警機制,并將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六張清單”優化調整為“燃煤鍋爐綜合整治、潔凈煤配送體系建設、涉氣工業企業達標治理、施工場地揚塵管控、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和重點污染治理項目”。同時,嚴格落實月調度制度,對各市州大氣污染防治推進落實情況,特別是重點任務“六張清單”落實情況進行調度,實行每月預警通報和掛賬銷號制度,有效督促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2018年,省級財政共投入大氣污染治理方面資金達2.89億元。其中,1.85億元省級環保專項資金用以全省12家火電企業20臺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和32個大氣污染治理項目;向14個市州、蘭州新區又切塊下達大氣污染防治“以獎代補”專項資金1.04億元,為各地推進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提供資金保障。
精準施策: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是治本之策
隨著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斷推進,全省各地大氣環境中主要污染物下降幅度明顯收窄,甘肅省生態環境廳規劃財務處處長連兵說:“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治本之策。”
為此,甘肅省著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堅決打擊取締“地條鋼”非法生產經營企業,2018年淘汰乙炔生產線1條、產能40萬立方米,造紙生產線1條、產能3.5萬噸,鐵合金礦熱爐3臺、產能1.56萬噸;扎實推進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整治,大力實施重點行業污染升級改造,2018年安排省級專項資金6840萬元,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務19臺機組,總計容量602萬千瓦;2019年已提前下達省級專項資金3600萬元,支持10臺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目前4臺機組已開工建設。
不斷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持續推進清潔能源發展。截至2018年底,新能源裝機、清潔能源裝機分別占全省電力裝機的41.5%和59.8%。全年完成“煤改電”“煤改氣”“潔凈煤替代”近40萬戶,改造、新增清潔取暖面積5000萬平方米,完成3160臺燃煤鍋爐綜合整治,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共263萬平方米。
調整優化運輸結構,積極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2018年全省新增及更新新能源營運車輛2967輛;開展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淘汰老舊機動車4.3萬輛,配合生態環境部機動車監控中心對蘭州市查處的7輛假冒偽劣柴油貨車進行了登記、拍照、封樣、移交和送檢。
與此同時,優化調整用地結構。深入實施防風固沙綠化工程,2018年全省完成造林面積468.8萬畝;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截至2018年底,武威、張掖、金昌已基本完成了保護區“三區”范圍內歷史遺留采礦點的恢復治理;拓展完善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
精細管理:引導倒逼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
隨著大氣污染攻堅戰的推進,機動車尾氣、揚塵、城鄉居民燃用散煤秸稈等煙塵大氣污染“短板”問題日益突出,尹越說,大氣污染防治還沒有實現從人防到技防的轉變,大氣環境管理工作亟待在科學化管理上下功夫見成效。
連兵介紹,甘肅省正在從方案體系、責任體系、制度體系3方面加快建立完善工作體系。
方案體系方面,重點推動出臺《甘肅省柴油貨車污染治理行動計劃》《甘肅省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專項行動方案》,督促、指導各地制定配套工作方案。
責任體系方面,盡快推動出臺《省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同步指導督促各地制定責任清單,切實厘清各相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壓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進一步規范建立調度協調、預警通報機制,及時掌握進度,督促推進落實。
制度體系方面,組織修訂《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推動出臺《甘肅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辦法》《甘肅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按照國家部署,盡快制定出臺我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實施細則》,引導倒逼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
今年,甘肅將繼續在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方面下功夫,加快實施火電、鋼鐵等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重點企業有組織、無組織排放達標治理。同時,加強科學治污,建立全省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探索開展全省空氣污染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工作,建成運行各市州空氣質量微測網,充分運用科學防治手段,提升大氣環境質量精細化管理。
2019年1月1日《甘肅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施行,為甘肅省打贏藍天保衛戰,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提供了法律保障。
靶向定位、精準施策的治氣措施正在驅散隴原大地上的塵霾,精細化、法制化、制度化和常態化的大氣環境監管將牢牢守護住隴原“藍”。
環境治理不能僅靠政府的抓、罰、治,要靠我們自覺,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版權聲明:本網注明來源為“環亞環?!钡奈淖?、圖片內容,版權均屬本站所有,如若轉載,請注明本文出處:http://www.shubhyatraindia.com 。同時本網轉載內容僅為傳播資訊,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聯系,我們將在及時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