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開局之際,“減污降碳”成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新熱詞。VOCs治理也迎來精細化、專業化的新市場生態,節能和安全也將成為工程主要關注點,中小型企業的精準治理成為關鍵管控點,無組織排放將會成為新的主要難點。
一、VOCs治理設備需加強“安全+節能”環節設計

近些年來活性炭自燃,RTO/RCO設備燃燒等事故頻繁出現。VOCs環保設備安全設計已經是迫在眉睫,必須引起全行業的重點關注。結合實際工況生產,優化末端治理工藝,治理設備安全防爆,控制系統聯防聯控(以化工行業RTO為例:LEL監測、泄爆口、防爆閥、緊急排放口、管道等)。
與此同時,耗能開始逐漸成為VOCs治理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管控主要投資之一,收集不合理,工藝不合理,設計不合理,運維不合理等都是造成“浪費耗能”的元兇。
二、加強VOCs工程咨詢服務建設,避免工程公司獨家治理
隨著VOCs治理幾年的成果,目前重點行業(企業)治理均得到較好的整治。VOCs治理市場也逐步轉向于非重點排污行業(企業),這類行業(企業)整體缺少專業人士把控,尤其是在治理工程方面,基本上就是治理工程公司一家之言,存在不少治理問題。
廢氣收集效果差,工藝選擇錯誤,風量與設備及其不匹配等問題不一而足,再加上重點行業(企業)的歷史遺留問題(安全性不高,耗能高,無組織排放等),VOCs治理工程亟需第三方咨詢服務(不參與工程),從企業角度出發,從源頭控制、收集效果、工藝流程,設備風機選型,安全節能,技術評估、施工規范等角度出發,為企業公正選擇工程服務。
三、末端治理逐步專業化,“無組織排放+運維”成新難點
VOCs管控是個系統性解決方案,絕非治理設備一個環節。“無組織排放+運維”成為了VOCs治理的新難點問題(集氣罩設計不合理是無組織排放的重要突破口,易耗品(如活性炭)不更換是運維最常見問題),亟需針對此兩類問題,形成確實有效的解決方案。第三方工程咨詢服務,或許是無組織排放的一個有效解決途徑,運維短板問題,從趨勢來看,也有可能會趨向于第三方運維服務平臺。
四、加強基層執法人員及涉污企業“接地氣+關鍵點”教育培訓
VOCs治理由“粗放型”轉向“精細化”、“專業化”,基層執法人員及涉污企環保負責人業是至關重要的兩個環節涉及者,他們是最直接的參與者,也是最重要的執行者。他們面對的環保問題是最多最復雜,相應的監管或治理設備接觸較少,理論知識相對薄弱,再工作的繁忙復雜性,培訓機會也較少。
由此也引發出更重要的問題,如何在僅有的培訓時間,如何高效讓他們獲得有價值且可行的培訓。答案無疑就是接地氣(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大量問題)?。?!
五、鼓勵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VOCs治理技術細分研究化
近些年來,隨著等離子體,光氧等技術逐步萎縮,VOCs治理末端設備治理技術工藝越來越少,每家的技術方案越來越趨向于雷同,商務在項目抉擇方面占比越來越大,導致行業競爭亂象,參差不齊。
與此同時,整個VOCs產業鏈更加關注利潤相對可觀的環保設備,對于管道設計等方面關注度較低。面對新技術/新材料短缺,只關注部分鏈條等問題,應當加強建設新技術\新材料示范點(政府引導新技術/新材料運用),鼓勵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嘗試(如:以實際長期達標作為驗收主要準則),促進環保治理各環節均衡發展(尤其是協助廢氣治理管道設計的專業化人才培養)。
六、異味治理與VOCs治理差異化對待,精準化治理
十三五期間,異味治理和VOCs治理經常是同時出現,同時治理,同時管控。但隨著VOCs治理的進一步深入,異味的問題就開始逐步呈現出來。
不少企業VOCs治理已經達標排放,但仍存在異味擾民的問題,有些企業本身排放濃度低,但工廠有異味。目前不少地區,依然是用VOCs管控方式在要求企業做相應整改。異味本身的特殊性,再加上VOCs治理的技術不一定適合異味治理,亟需將兩者區別對待,形成相對獨立的異味管控治理措施。(來源:環評互聯網 VOCs前沿)
版權聲明:本網注明來源為“環亞環?!钡奈淖?、圖片內容,版權均屬本站所有,如若轉載,請注明本文出處:http://www.shubhyatraindia.com 。同時本網轉載內容僅為傳播資訊,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聯系,我們將在及時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