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袋式收塵器結構及原理
1. 設備主要結構
袋式除塵器主要由底部鋼結構、灰斗、上箱體、中箱體、進出風口、濾袋、清灰裝置、電氣控制等幾部分組成。
2 、工作原理
2.1 過濾原理
含塵氣體由進風口進入,經過灰斗時,氣體中部分大顆粒粉塵受慣性力和重力作用被分離出來,直接落入灰斗底部。含塵氣體通過灰斗后進入中箱體的濾袋過濾區,氣體穿過濾袋,粉塵被阻留在濾袋外表面,凈化后的氣體經濾袋口進入上箱體后,再由出風口排出。
2.2 清灰原理
隨著過濾時間的延長,濾袋上的粉塵不斷積厚,除塵設備的阻力不斷上升,清灰裝置按設定的時間開始清灰。電磁脈沖閥開啟,壓縮空氣以極短促的時間在上箱體內迅速膨脹,涌入濾袋,使濾袋膨脹變形產生振動,并在逆向氣流沖刷的作用下,隨著在濾袋外表面上的粉塵被剝離落入灰斗中。清灰完畢后,電磁脈沖閥關閉,清灰各室依次進行。
2.3粉塵收集
經過濾和清灰工作被截留下來的粉塵落入灰斗,再由灰斗經過卸料器落灰管卸料至集灰倉,集灰倉經過卸料器、刮板輸送機集中排出。
二、設備性能參數
序號 |
名稱 |
技術參數 |
1 |
除塵器形式 |
脈沖布袋除塵器 |
2 |
除塵器型號 |
MC-36 |
3 |
室數(室) |
1 |
4 |
排數(排) |
1 |
5 |
灰斗(個) |
1 |
6 |
處理風量(m3/h) |
2000-5000 |
7 |
實際過濾面積(㎡) |
28.8 |
8 |
清灰方式 |
脈沖清灰 |
9 |
濾袋規格(㎜) |
Φ133×2000 |
10 |
數量(條) |
36 |
11 |
材質 |
≥ 500g/㎡滌綸 |
12 |
濾袋框架規格(㎜) |
Φ120×1950 |
13 |
數量(個) |
36 |
14 |
材質 |
20#鋼-鍍鋅防腐 |
15 |
設備阻力(pa) |
1200-1400 |
16 |
處理煙氣溫度(℃) |
≤100 |
17 |
過濾風速(m3/min) |
1.0-2.5 |
18 |
入口含塵濃度(g/m3) |
≤60 |
19 |
出口含塵濃度(mg/m3) |
≤30 |
20 |
除塵效率(%) |
>99.9 |
21 |
設備漏風率(%) |
<3.0 |
22 |
本體設備設計耐壓(pa) |
-4000 |
23 |
脈沖閥規格型號 |
1寸 |
24 |
數量(個) |
6 |
25 |
氣源壓力(Mpa) |
0.5-0.7 |
26 |
噴吹耗氣量(m3/次) |
0.15-0.25 |
27 |
外形尺寸 |
1220*1220*4100mm |
28 |
配套風機 |
3.0kw |
備注:上述參數僅供學習參考,實際參數以設備為準(設備升級和改造造成的設備差異) |
三、袋式收塵器使用中注意的事項
收塵器停用和再啟動時,收塵器從冷態變為熱態,廢氣中的水蒸氣可能會在濾袋上析出,產生結塊現象,使濾袋阻力上升。此時,應加強清灰強度和頻率,及時排除結塊。當袋收塵器因故需停機時排風機應繼續工作一段時間,排空袋收塵器內的高溫高濕氣體,并繼續清灰直至把濾袋上的積灰清除干凈后再停收塵器?;叶穬确e灰也應排放干凈,防止結塊堵塞。袋除塵器的主要缺點就是需要定期換袋,增加了運行費用和維護工作量。
1袋式收塵器運行中常見的工藝故障
3.1.1糊袋現象
產生的主要原因及相應的處理方法:
⑴濾袋因漏水被淋造成糊袋。
處理方法:解決漏水、干燥處理、反復清灰。
⑵濾袋因懸掛方法不正確,張力不足而引起糊袋。
處理方法:改進懸掛方法。
⑶濾袋因清灰不良引起糊袋。
處理方法:改善清灰裝置、加強清灰次數。
⑷濾袋因為過濾風速高而引起堵塞。
處理方法:適當調整風量。
⑸濾袋因粉塵濕含量高、或氣含濕量大而引起堵塞。
3.1.2處理方法:
⑴盡量減少收塵器的漏風,減少冷空氣侵入引起的結露。
⑵對通風管道、收塵器外殼進行保溫,防止散熱。
⑶在冬季或氣溫較低的地區,或處理含濕量較大的含塵氣體時,*好采用加熱措施。
⑷使用抗結露濾袋。
3.1.3破袋現象
⑴由于濾袋框架焊接接不平整,有毛刺、有棱,或與箱體有摩擦,使濾袋在晃動過稱中被磨破或被扎漏。
處理方法:一是修整框架;二是調整濾袋安裝方法。
⑵由于濾袋懸掛過于松弛,引起濾袋破損。
處理方法:改善掛袋工作質量。
⑶由于濾袋拆卸或安裝時與金屬棱角碰撞有暗傷。
處理方法:注意濾袋安裝前后各環節,防止利器損傷袋子。
⑷收含塵氣體濃度過大,風速過高加重了濾袋的負擔,造成濾袋的早期破損。
處理方法:適當調整風量,減小過濾風速。
⑸由于廢氣溫度過高,濾袋材質欠佳引起濾袋燒毀。
處理方法:控制進口溫度、增設溫控裝置、改進濾袋材質。
36袋布袋除塵器安裝實例
四、保證袋收塵正常運行的措施
1.減少漏風。袋式收塵器系統漏風應控制在5%以下。收塵器系統漏風,如:收塵器本體部分焊縫、管道閥門連接法蘭、收塵器排灰風格輪的漏風現象。這些往往被忽視,因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漏風量,惡化了袋式收塵器的運行情況。
2.做好收塵器本體及管道等各處的保溫與防雨。實踐證明,良好的保溫措施可使袋式收塵器進、出口溫度相差很小,這是防止結露的一項有效措施。
3.加強收塵器和收塵系統的溫度監測,掌握袋式收塵器的使用條件,可采取加溫措施。
4袋式收塵器的清灰間隔頻率和清灰噴吹時間,袋式收塵器室與室之間的清灰間隔頻率是可調的,濾袋上粉塵的厚度與收塵器的阻力是成正比的,濾袋上的粉塵越厚收塵器的阻力越大,收塵器的風量就越小,直接影響收塵效果,反之如果清灰過頻,會大大縮短濾袋的壽命。清灰噴吹時間。清灰噴吹時間是指脈沖閥清灰時每次噴吹的時間。一般來說,噴吹時間越長,噴入濾袋的壓縮空氣量越多,清灰效果越好一些。然而噴吹時間增加到一定值后,對清灰效果的影響不很明顯。根據應用經驗一般噴吹時間不超過1秒。
5保證壓縮空氣的質量
對袋式收塵器來說,壓縮空氣質量的好壞是影響收塵器氣動元件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如條件允許盡量使用氮氣進行清灰。
5.1壓縮空氣的壓力大小直接影響到脈沖閥的工作,壓力過小脈沖閥工作不徹底,袋式收塵器無法工作。
5.2壓縮空氣中的油、水含量。壓縮空氣中含水量高,直接影響,氣動元件的壽命,在冬季會將氣缸或電磁閥閥芯凍住,甚至會損壞脈沖閥體;壓縮空氣中含油量過高,會直接影響到脈沖閥閥芯,使其不能正常工作,還會將濾袋噴上油污,黏結粉塵,增大濾袋阻力,降低收塵效率。
6灰斗中滯留大量的粉塵而出現的問題
6.1除塵設備阻力增加,處理風量減少;
6.2脫落的粉塵有被二次飛揚,使除塵器始終處于高阻運行;
6.3除塵設備灰斗進風口堵塞;
6.4使脈沖式除塵器的濾袋底部處于結灰處,則造成濾袋燒損
五、濾袋的修理和更換
1一般情況下,除塵布袋是逐漸磨損的,引起磨損的主要原因是粉塵的磨削力,高溫引起的濾料變質和化學物質的腐蝕,當粉塵的磨削力很強時,布袋底部磨損*嚴重,系統容量的增加引起過濾速度增高也能加速磨損。
2除塵器不能使用破損的布袋進行工作,否則會加速除塵器的報廢。當個別布袋發生小面積破損時,可以用舊的布袋或同樣材料新濾布將破洞補上使用。
3當大部分布袋損壞時,應進行全部更換(當濾料在長期工作以后,濾料層內積聚的微細粉塵使其透氣性降低,而影響系統風量時,雖未損壞,也應進行全部更換),更換布袋*好在除塵器停止工作時進行,此時應將清灰控制器關閉,打開頂部的人孔門,便可拆卸布袋,拆卸時,先將噴吹管拆除,然后將袋籠取出,在將布袋上口的彈簧圈捏成凹形,向上拉出布袋,安裝新布袋前,應將花板孔上的粉塵清理干凈。
4安裝布袋、除塵骨架的方法:
a.安裝袋籠和布袋是全部安裝中*小心和仔細的工作,因此應放在*后進行安裝,安裝時,布袋切不可與尖硬物碰撞、鉤劃,即使是小的劃痕,也會使布袋的壽命大大縮短。安裝布袋的方法是先將布袋由箱體花板孔中放入袋室,然后將袋口上部的彈簧圈捏成凹型,放入箱體的花孔板中,再使彈簧圈復原,使其緊密地壓緊在花孔圓周上,*后將袋籠從袋口輕輕插入,直到袋籠上部的護蓋確實壓在箱體內花板孔上為止。為防止布袋踩壞,要求每裝好一個布袋,就裝一個袋籠。
b.如更換布袋時,除塵器不能停止工作,則應將各個室分別離線隔離,然后分室進行更換布袋,被隔離的室,應是提升閥處于關閉狀態,同時脈沖閥不工作(保險起見,將該室脈沖閥電源切斷)。在拆裝布袋時,因袋口有小量負壓,應特別小心不要使袋子掉入灰斗。
5袋的定期及更換
濾袋對除塵器的性能影響很大,是除塵器的心臟部分,所以應經常注意檢查。運行中的濾袋狀況,每天要記錄除塵設備的阻力情況。及時的分析和檢查濾袋的破損、劣化及堵塞等情況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布袋除塵器安裝
六、設備啟動關閉步驟及注意事項
1風機的啟動步驟:
1.1啟動電動執行器或手動調風閥,使風機調風閥處于關閉狀態。
1.2檢查除塵設備壓縮空氣或氮氣是否正常供給,并開啟PLC控制柜使其處于自動狀態。
1.3壓縮空氣或氮氣壓力應保證在0.3-0.6之間,以確保脈沖閥能夠處于工作狀態。
1.4啟動風機電機啟動按鈕,使風機空負荷啟動
1.5風機正常啟動后在根據需要適當調節風機調風閥,即啟動電動執行器按鈕,使其打開并調節至合適位置
1.6設備正常運行,清灰系統要定期卸灰,防止灰斗內部積灰,此時可開啟振打電機,增加卸灰效率。
2風機的關閉步驟:
2.1啟動電動執行器或手動調風閥,使風機進風口調風閥處于關閉狀態
2.2關閉風機電機主電源按鈕。
2.3PLC控制系統應在風機關閉后自動噴吹,運行1-2個周期,使所有布袋上的灰塵脫落后在關閉PLC系統,或者將PLC調節至手動狀態,
3注意事項:
停止風機運行后應把灰斗內所有灰塵全部卸掉,防止灰斗內部溫度突然下降,造成內部灰塵結塊現象,如啟動風機時,氣源未供給,會使除塵器所有氣缸處于關閉狀態,造成除塵器抽扁、開焊或變形,使整套除塵器處于癱瘓狀態。
版權聲明:本網注明來源為“環亞環?!钡奈淖?、圖片內容,版權均屬本站所有,如若轉載,請注明本文出處:http://www.shubhyatraindia.com 。同時本網轉載內容僅為傳播資訊,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聯系,我們將在及時刪除內容。